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城中村改造,难事办好讲“功夫”(评论员观察)

孟繁哲

2024年12月31日08: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城中村,改造前是高度复杂的社会综合体,改造后也应保持多样化的生产生活业态

  

  北京丰台区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全部启动,约1.8万居民将因此改善居住条件;重庆2025年前计划启动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70个;《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发布,对城中村改造方式、补偿安置方案等方面进行规范……一段时间以来,全国许多城市都在紧锣密鼓开展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形成。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消除城市治理短板、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条件。据相关方面测算,全国21个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可以产生直接投资超过10万亿元,带动其他投资超过15万亿元。可见,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的多赢举措。

  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重点任务,提出“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办实办好城中村改造这件大事,可以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城中村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城中村,改造前是高度复杂的社会综合体,改造后也应保持多样化的生产生活业态。上海普陀区红旗村,曾是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城中村。586亩土地上聚集90家印刷厂、207个冷库和9个大型初级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超过6万人,“见缝插房”“垃圾围村”让居民很是头痛。搬迁市场、拆除违建、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生态公园、引入商业综合体……一个高品质居住区、现代化商务集聚区正蓬勃生长。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兼顾就业产业物业,城中村改造才能既改善居住品质,又保障发展需求,实现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