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持續深化綜合改革,提升服務能力——

譜寫供銷合作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本報記者 齊志明

2025年11月24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福建長汀縣河田鎮,“供銷農場”稻田傳來好消息——經測定,智慧農業系統指導生產的成熟田塊和完全成熟田塊,畝產分別為549.3公斤、647.9公斤,遠高於常規種植成熟田塊畝產。

  浙江麗水市縉雲縣,全省供銷合作社29個團隊開展特產推薦活動。團隊成員走進當地茭白種植基地、麻鴨保種場開展直播,直播新業態讓優質農產品賣得更好。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供銷合作社要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扎根農業農村,聚焦主責主業,深化綜合改革,強化機制創新,持續打造服務農民生產生活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綜合平台,當好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奮力譜寫供銷合作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向“新”而行,求“質”攀高。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深化綜合改革,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機制、提升服務能力,在廣袤田野上書寫著一份份沉甸甸的“為農答卷”。

  筑牢糧食安全根基

  “以前買農資要跑幾公裡,現在村頭供銷網點就能隨用隨買,還能送貨上門。”說起供銷合作社的農資服務,四川廣元市劍閣縣樵店鄉農民張明連連稱贊。

  重慶大足區國梁鎮三鳳村的坡頂,曾因坡陡路遠、勞動力外流而撂荒。“現在不一樣了,土地交給供銷合作社代耕代種,我們還能拿分紅,省心又增收!”村民韋大高說。

  加強農資經營網絡體系建設、健全農資保供穩價工作機制、深入實施“綠色農資”升級行動……從海南三亞熱帶作物區到黑龍江北大荒萬頃良田,從新疆棉田到雲南梯田,供銷合作社農資經營網絡持續健全完善。

  “十四五”時期,供銷合作社全力筑牢農資供應主渠道,全系統化肥供應量佔全國總需求約70%,鉀肥進口量佔全國總量約40%,承擔了約47%的國家化肥商業儲備任務和80%的省級化肥儲備任務,“供銷農資、綠色農資、放心農資”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為筑牢糧食安全根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無人機盤旋、智能農機轟鳴、數據在“雲端”流轉……傳統農耕正向科技賦能的“智慧模式”轉變。

  為更好滿足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各地供銷合作社因地制宜發展多種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並積極向育秧、烘干、倉儲、加工、銷售等產前產后環節拓展,幫助小農戶解決“一家一戶干不了、干不好、干起來不劃算”的事,以完善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2024年,全系統全資控股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突破3億畝次。目前,全系統共建有生產性為農服務中心1.7萬家、庄稼醫院超6萬家。

  搭建城鄉流通橋梁

  “我參加了不少供銷合作社舉辦的供銷集市活動,不用我們交攤位費。”江蘇南京市江寧區晟鮮果蔬家庭農場經營者張靜算了一筆賬,這幾年,她的家庭農場年銷售額達300余萬元,不少銷售業績來自供銷集市活動。

  車輪上的“流動供銷”助力偏遠鄉村農產品拓寬銷路。“多虧你們及時來收,這些李子才能有個好收益!”在雲南,供銷服務隊解了勐臘縣勐伴鎮卡咪村村民岩香的燃眉之急。

  供銷合作社系統充分發揮組織體系優勢與經營網絡特長,積極構建線上線下融合、覆蓋城鄉的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物流效率,強化聯農帶農惠農機制,更好服務城鄉居民消費新需求。

  加快組織實施供銷合作社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工程。截至目前,供銷合作社系統在農產品主產區、集散地和主銷區已建成縣域產地冷鏈物流中心693個、冷鏈物流樞紐基地96個和城市銷地冷鏈物流中心241個。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系統累計冷庫庫容將達1300萬噸。

  推動優化農產品市場布局,重點發展產地市場、田頭市場,提高農產品標准化、規模化生產水平和專業化銷售能力。同時,創新開展多元化產銷對接,今年1至10月,供銷合作總社以“助農銷售、便民消費”為主題,指導動員全系統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供銷集市農產品助銷活動超1萬場(次)。

  線上線下齊發力。“十四五”時期,全系統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額年均增長率達到8.6%。自2020年起,供銷合作總社連續5年舉辦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產銷對接活動,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台成為消費幫扶的重要載體,幫助農戶增產更增收。

  探索綠色發展路徑

  “以前農藥瓶堆在家裡礙眼,如今掃一掃就能換錢,家裡干淨了,心裡也亮堂。”一大早,安徽滁州明光市古沛鎮村民李大伯將一袋農藥瓶投進綠色智能櫃,手機隨即響起“支付寶到賬5.3元”。

  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加快完善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全系統共建有再生資源回收站點4.6萬個,標准化規范化回收站點2700多個,分揀中心超過600個,其中綠色分揀中心176個。全系統再生資源全資控股企業超過900家,培育了中國再生資源集團、重慶再生資源集團、湖北省再生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自“兩新”行動開展以來,供銷合作總社加快實施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提升行動,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台政策方案,指導系統企業優化產能布局,提升規范化拆解水平。2024年,全系統廢舊家電規范拆解量達2805.4萬台,約佔全社會的31%。中國供銷集團下屬企業中國再生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廢舊家電規范拆解量達2590萬台,穩居行業第一。

  面對傳統回收行業長期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管理粗放等痛點,供銷合作社系統主動擁抱和引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再生資源產業朝著智能化、精細化、高效化方向轉型升級。

  聚焦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農村環衛清運網絡“兩網融合”,積極參與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為農業農村發展增添綠色。“十四五”時期,全系統累計回收農村生活垃圾4128.6萬噸,回收廢舊農膜357.2萬噸,農藥包裝廢棄物29.9億件。

  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2024年,“千縣千社質量提升行動”在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全面啟動。這項改革通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將基層社建設與縣域流通服務網絡體系建設、社有企業改革發展等一體推進。

  供銷合作社系統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推動綜合改革走向縱深。

  基層社基礎持續夯實。全國基層社總數達3.7萬個,經營服務網點超過85.6萬個,已在737個涉農縣建成示范基層社。

  社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全系統社有企業實現公司制改制應改盡改,董事會應建盡建。社有控股上市公司達14家,營收超百億元企業增至29家,浙江省興合集團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第177位,社有企業活力效率進一步提升。

  “全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著力謀劃好未來5年的工作,找准服務大局的立足點、切入點和著力點,聚焦主責主業,提高發展質效,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更大貢獻。”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有關負責人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24日 01 版)

(責編:任佳暉、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