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走進第五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

見証“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華麗轉身

本報記者 吳 勇

2025年09月23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沒有駕駛員,沒有轟鳴聲,一輛無人駕駛純電礦用卡車從狹窄的展示空間精准駛出,穩穩當當停在劃線車位。整個過程非常流暢,如同被一位經驗豐富的司機駕駛,引得中外觀眾發出陣陣驚嘆。“這款卡車充滿未來感!”來自蒙古國的巴特爾說。中國內蒙古鐵辰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銷售管理部部長高海龍表示:“它不僅環保節能,成本控制也很出色。滿載質量136噸,大約2年就能收回車輛成本。”

  這是記者日前在第五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裝備制造展區看到的一幕。本屆博覽會以“深化互利合作  推進合作共贏”為主題,近6000名國內外嘉賓和參展商、1500余家企業匯聚一堂。載人無人機、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車、智能遠程控制採煤設備等產品集中亮相,科技氛圍十足。除草車、城際快遞配送車、貨運卡車等,一台台無人駕駛車輛依次排列,每一款都代表著智能制造的新成果,紛紛向參觀者展示“絕活”。

  一家網絡平台的創始人布仁巴雅爾在展區駐足良久,專注於產品技術細節。他受蒙古國客商委托,專門來展會尋找合適的無人駕駛貨運汽車。“蒙古國近年來對人工智能技術很感興趣。”布仁巴雅爾告訴記者,他銷售產品的高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市場需求在變,我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在內蒙古弈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展台前,公司創始人鄭卓偉正給蒙古國觀眾呼斯樂圖介紹:“無人機搭載不同的專業設備,能夠勝任清洗、植保、照明等一系列工作,我們還可以根據您的要求進行工業定制。”呼斯樂圖驚嘆:“太神奇了!‘小飛機’竟然能干這麼多活兒!”鄭卓偉為他依次展示清潔無人機和照明無人機在真實場景的應用,“您看,無人機能完成的工作量不少,而且定位精准。”

  據統計,本屆博覽會期間,共簽約各類經貿項目32個,協議金額達658.6億元人民幣。主展區敕勒川國際會展中心累計客流量達32.5萬人次,展會累計銷售額2.52億元人民幣,意向銷售額2.67億元人民幣。

  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初以農副產品、特色商品等展銷為主的博覽會,隨著時代的進步提檔升級,發展成為科技互聯、貿易互通的國際經貿合作盛會,“從傳統的商品展銷到如今的智能產品競相亮相,中國—蒙古國博覽會見証著兩國合作的不斷深化,也見証著‘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華麗轉身。”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3日 03 版)

(責編:任佳暉、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