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人民網首頁

恢復高考,知識改變中國(崢嶸歲月)

本報記者  張  爍  丁雅誦  吳  月
2021年02月26日08: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1978年春,北京大學迎來恢復高考后錄取的第一批新生。
  圖②:1977年,一名女青年在北京參加高考。
  圖③:1977年,考生在高考考場答卷。
  資料照片

  高考恢復了!

  1977年10月21日的《人民日報》,被人們爭相傳閱。這個好消息猶如一記春雷,讓成千上萬的人激動不已。他們在田間地頭、在工廠車間、在牧場礦山重拾書本,看到了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

  “今年高等學校的招生工作有了重大改革。”“實行自願報名,統一考試,地、市初選,學校錄取,省、市、自治區批准的辦法……”這一決定,重啟了停滯11年之久的高考。當年,全國570萬考生參加高考,錄取新生27.3萬。我國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

  改革先聲

  “把最優秀的人集中在重點中學和大學”

  1977年的中國,人才青黃不接,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沒有人才,怎麼實現現代化?鄧小平同志與中央兩位領導同志談話時指出:“要經過嚴格考試,把最優秀的人集中在重點中學和大學。”

  1977年8月初,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召開。一大早,時任武漢大學化學系副教授的查全性就來到會場,他在一張紙上打著草稿,也許是太激動,鉛筆尖斷了好幾次。“招生,是保証大學教育質量的第一關。它的作用,就像工廠原材料的檢驗一樣……”查全性的話,引起了與會者共鳴。

  座談會上,鄧小平問道:今年是不是來不及改了?

  大家表示:今年改還來得及,最多招考時間推遲一點。

  鄧小平當即表示:今年就要下決心恢復從高中畢業生中直接招考學生。

  8月8日,鄧小平在會上講了關於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這篇講話,使教育戰線成為當時全國各條戰線撥亂反正的先聲。

  可是,此前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已決定繼續維持“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復審”的招生辦法。怎麼辦?8月13日,根據鄧小平指示,教育部再次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這個會,足足開了44天。

  “由於這時正在召開的黨的十一大未能完全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招生工作會議受到影響,招生方案遲遲定不下來。”山東省教育廳原副廳長馬慶水回憶道。

  9月19日,鄧小平和教育部主要負責同志談話,希望教育部門的同志大膽解放思想,爭取主動。在鄧小平的推動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到9月25日終於有了結果。

  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了招生工作文件。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和《關於高等學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見》兩個文件,宣布當年立即恢復高考。

  改變命運

  “幽暗的隧道裡出現了一道亮光”

  “高考恢復了!”深秋正午,黑龍江集賢縣生產建設兵團的大喇叭響起廣播。知青尤勁東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北大荒的草垛上,他不知多少次哼唱著交響樂旋律,現在,改變命運的機會就要來了!

  整整11年,找不到出路的年輕人涌向了社會。“當時的高考對我們那一代青年人來說,猶如幽暗的隧道裡出現了一道亮光。”復旦大學教授褚孝泉說。

  喜訊傳來時,湘西山溝的工廠裡,21歲的趙政國正伴著震耳欲聾的車床轟鳴聲做工﹔江蘇宜興林場,插隊知青徐沛然忙著攪拌農藥﹔福建龍岩江山公社銅砵大隊,知青劉海峰剛剛結束手頭的活計……“那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大家奔走相告,廣大知識青年壓抑已久的學習熱情和奮斗意識被點燃了。”1977級考生、浙江大學教授劉海峰回憶。

  一時間,全國各地的新華書店人潮涌動,很多考生全家出動,連夜排隊搶購復習材料。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