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獨家專稿

龐元正:科學發展觀已經成為一個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

2012年11月07日10:3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人民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秦華)今天上午,人民網和北京電視台聯合邀請中央黨校社會發展中心原主任、中國辯証唯物主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龐元正做客“聚焦十八大”特別節目,就“如何理解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和實踐成果”這一話題,與廣大網友和觀眾進行互動交流。訪談中,龐元正以黨中央各次中央全會以及發表的相關重要文獻作為一個切入點,和網友一起回顧十年來科學發展觀的形成、豐富和發展的過程。他認為,經過十年發展實踐的需要,我們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科學發展觀已經成為了一個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

龐元正認為,科學發展觀在提出來之后,經過十年,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我們說科學發展觀是根據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提出來的,是適合我國實踐發展的需要提出來的,同時,它又是在我國科學發展的實踐推動下不斷豐富發展的。

龐元正介紹,科學發展觀是在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的。在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決定》當中提出來,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胡錦濤同志在十六屆三中全會的講話當中也提出,我們一定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探索促進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

2003年12月,在紀念毛主席誕辰110周年的座談會的講話當中,胡錦濤總書記第一次闡述了中國的和平發展問題,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要堅持走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這就把和平發展問題提了出來。

在2004年博鰲亞洲論壇的年會的講話當中,胡錦濤還首次向全世界闡明了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他指出,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努力為人類和平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黨中央提出來,要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這樣,黨中央首次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

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中共中央制定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一五”規劃,提出了關於“十一五”規劃的建議,在這個《建議》當中,中央提出來,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對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意義作了高度的肯定。同時,提出了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這樣就對我們怎麼樣來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統籌區域協調發展作出了重要的戰略部署,在協調發展方面作出了更具體的部署。

2006年初,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部署了國家中長期科學發展技術規劃綱要,提出我們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樣就提出了創新發展、創新驅動的問題。

在十六屆六中全會,也就是在2006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又制定了《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這個《決定》當中提出來要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共同發展,這樣就對全面發展的思想進一步加以了豐富和發展,從過去我們堅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共同發展,深化了關於全面發展的思想。

龐元正介紹,2007年,我們黨召開了十七大,十七大全面地對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精神實質、根本要求作出了闡述。像現在我們廣大群眾熟知的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務實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都是十七大作出的概括。同時在十七大報告當中,中央還對我們堅持國防和軍隊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作出了論述,提出來,我們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也就是提出來要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我們國防和軍隊建設。更重要的是,在十七大報告當中,對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地位作出了闡述。指出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問題的世